当城市复杂建筑及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做好应急救援通信保障?


近年来,全球进入地质活跃期,世界范围内地震灾害趋于多发,我国也发生了多起不同震级的地震。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建或正在规划建设的城市群,多数面临7级以上大地震、强烈台风、流域大洪水、巨型滑坡泥石流等的直接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财富、生产力的聚集与重大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交叠日益加剧,这也让面临断网、断路、断电情况下,如何快速搭建应急救援通信,第一时间调度各方救援力量进行联合抢险成为关键。
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前72小时,被称为黄金救援时间,然而由于灾害的发生造成了地面道路中断,电网瘫痪,公网基站损毁,给应急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在面临城市复杂建筑及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能快速进行现场联合作战,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印发的《城市复杂建筑及重特大自然灾害现场联合作战关键应急通信装备建设方案》中提到:“自组网、综合定位、生命体征检测等装备,是破解重大灾害现场‘内攻定位难、通信覆盖难、联合指挥通信乱’等难题的重要举措。”
《城市复杂建筑及重特大自然灾害现场联合作战关键应急通信装备建设方案》的实施之前,万格通讯全程参与了《方案》的前期规划论证、承担了语音通讯产品的研发和测试等方面的工作,为《方案》的形成与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2021年10月,万格通讯为消防救援局在大连举办的“现场联合作战现代化指挥系统试点建设推进会”提供了系统设备和技术支持,得到了相关领导和专家的肯定。
在应急消防领域,万格通讯主推的关键通信设备有:语音自组网基站、语音综合调度台、消防对讲机、骨传导降噪耳机、便携式对讲机充电电源箱、便携式天线塔。
在面临如何提高复杂环境通信覆盖能力的难题方面,万格通讯配合消防部门成功探索出一套抢险救援现场建设内外配合、灵活布点的应用模式,不但打通了复杂建筑内部的通信盲区,而且实现了大型现场快速架设覆盖全场的指挥专网;同时协助消防部门制定语音通信规程,规范各指挥层级通信频道,有效解决大型灾害现场指挥乱、组织乱、通信乱等共性问题,为打造现代化指挥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研发支撑。
一、城市复杂建筑灾害事故解决方案


当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大型综合体等场所发生灾害时,目前的通信技术包括以图像、语音、综合定位等数据为基础业务应用,是解决现场网络覆盖的延伸。
当电力中断、公网信号覆盖存在盲区时,救援队伍在到达现场后,指挥员利用三级战斗网的消防对讲机向现场队伍下达任务,如遇到信号屏蔽严重的建筑物,可以架设语音自组网基站、延伸信号覆盖,保障三级战斗网信号通畅。
利用语音自组网基站将语音信号延伸至建筑物内部,打通前方到现场指挥部的语音传输链路。同时,利用骨传导降噪耳机,有效解决了战斗员在火场环境声音嘈杂、听不清电台语音的问题,提升了佩戴空气呼吸器、使用对讲机的通话效果。
利用宽带自组网基站将图像信号延伸至高层,地下图像传输盲区,在外部通过公网或消防卫星专网将图像传回现场指挥部和后方指挥中心。利用消防综合定位系统,可以实将采集到的消防救援人员生命体征,相对位置等信息,传输至现场指挥部和后方指挥中心。
现场指挥部依托可视化指挥平台,将前方音视频、位置和空呼数据等多种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将主机屏幕投影到现场指挥部大屏显示,实现可视化指挥。
同时,将现场况通过有线、无线公网、卫星等方式回传至后方指挥部,供领导指挥决策。
二、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救援解决方案


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一般会造成公网基站大面积损毁,形成通信盲区,救援现场需要及时建立应急通信网络,可利用现场高点架设便携式天线塔,系留无人机、语音自组网基站、图像基站同步设立,有效解决救援队伍内部的通信问题。
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陆续到达,此时需要接入语音综合调度台,将现场不同制式的语音通讯设备接入,实现现场各单位协同作战,统一作战,统一指挥。同时,指挥部也可以用指挥信道通过语音综合调度台监听,实时掌握现场作战情况。
通过架设超轻型卫星便携站,将现场音视频传至前后方指挥部。通常超轻型卫星便携站与宽带自组网基站、小型无人机联用,可将灾害现场5公里范围内图像回传至前后方指挥部。
同时,用无人机挂载宽带自组网和万格通讯的语音自组网基站,单点或多点架设空地中继通信基站,实施空中反向通信覆盖,若地面存在通信盲区,通过高点架设中继“补点入网”等方式,消除信号空白点。



解决方案
2022
8/7月